工業機器人在制造和工業設施中的應用仍在快速變化。
根據工業信息網站Reportlinker在2020年11月的一份報告,工業機器人已成為機器人領域的最前沿。市場價值預計將從2020年的766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768億美元,并且將以復合年增長率18.2%增長。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許多制造商計劃使用機器人來彌補逐漸出現的技能差距(尤其是在物料搬運操作中)。
以下是工業機器人的六大趨勢,這些趨勢將在2021年對工業和制造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到2025年,協作機器人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機器人類型
1. 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也稱“合作機器人”(Cobot),可以與人類工人一起執行安全操作,而無需使用安全柵欄。使用先進的檢測設備,軟件和最終工具,他們可以快速檢測工作范圍內的任何變化并提供可靠的響應。
Reportlinker表示,到2025年,協作機器人將成為增長最快的機器人類型。其原因之一是它們的軟件易于使用且易于編程。
2. 商用無人機
商業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包括在視線之外導航的自動化系統的發展,以及更優化的傳感器,電池,輕質車身材料和有效載荷。例如,在3D機器人領域,已經開發了配備先進傳感器和自動化技術的智能自控無人機,可以很好地用于物流,運輸,軍事和其他場景。
3.AI機器人
AI機器人在工作的同時也可以學習。借助機械夾具、傳感器、視覺系統和先進的軟件,它們可以在工作時收集和分析周圍的數據,然后實時進行改進和響應。隨著機器人執行任務并收集更多信息,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中使用的算法的效率將提高。
目前,車間中已使用配備有AI設備的機器人進行物料運輸,設備清潔,庫存管理和其他操作。
4.自愈機器人
由于自我修復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還可以對自己進行簡單的維修。歐洲的一個科研團隊開發了一款由軟塑料制成的機器人,其中嵌入的傳感器光纖可以檢測自身的結構損壞并刺激機器人自行維修,而無需人工維護。根據RoboticsTomorrow.com的報告,“該機器人可以在受傷的部位建立新的關節機構,并且無論受傷的地點和程度如何,都可以在幾分鐘到一周內完成修復。
5. 定制機器人
越來越多的制造商發布定制的工業機器人來滿足特定的工作要求。六軸機器人由于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而廣受歡迎,并且可以進行定制以滿足各種制造應用場景。
通過添加具有機器人控制功能的固定式或機身安裝式攝像系統,可以執行特殊任務所需的高效而精確的動作。
6. 云機器人
云計算和云存儲技術為機器人服務提供了一個平臺。機器人連接到云端,它就可以使用數據中心的各種功能,包括數據分析,存儲和軟件等服務。

在線媒體《今日創新與技術》的湯姆布雷特(Tom Brett)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將來會有更多的云軟件允許多臺機器人參與協作。” “將所有信息匯總到一個平臺上后,機器人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力。”
展望未來
工業機器人更易于使用和編程,具有越來越多的功能,甚至被用于優化供應鏈功能。價格降低將使得中小型制造公司可以負擔得起工業機器人的應用。